《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导入策略的有效性研究》——6月课题研究记录表

作者: 时间:2023-06-25 点击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小学信息科技课堂导入策略的有效性研究

微型课题

W2022044

苏戴、张建良

网络教室

2023.06.05

作品导入”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研究

 

 

1.研讨课:《古诗欣赏——创作演示文稿》。

2.研讨“作品导入”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策略与效果。


行动研究法

 

 

 

 

 

 


一、研究课展示

1.课题主持人苏戴老师执教《古诗欣赏——创作演示文稿》一课,以“作品导入”方式,探究“作品导入”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与课堂教学效果。古诗是中国文学之瑰宝,深深吸引着人们去反复诵读,在信息技术课上展示“古诗欣赏”演示文稿作品,让学生充分感知“WPS演示”在多媒体制作方面的强大优势,将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栩栩如生的作品送入学生的感官,古诗的引人营造了一种有文化韵味的课堂气氛,而且这些古诗都是学生熟悉的,教师给诗配上优美的底图,诗情画意美不胜收,吸引学生不自觉地进人教师创设的实践任务中去诵读并欣赏,彻底消除了课堂的紧张气氛,还激发学生的创作愿望。再运用信息技术课堂学习的操作对素材进行规划、加工,制作成一个比较完整的“WPS演示”多媒体作品。最后在评价交流环节,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主题明确、图文并茂、排版整齐、色彩合理、动静结合”四项评价标准。

2.校内信息技术教师开展了听课活动。

二、课后研讨交流

在研讨环节,张建良老师对苏老师的教学准备、教学基本功、课堂组织等方面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张老师对教学中如何利用作品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并对如何更好地从学生视角出发,给学生自由的创造空间、思维呈现和机会表达提出了期许。

三、撰写课后反思

根据课题研究课,撰写课后反思。


 

1. 课堂导入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更是一种艺术。各种引入的环节,并不是死板的模式,而是灵活多变地加以应用。“课堂导入”与教学内容不能油水分离,而应水乳交融,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能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成为启迪思维,强化记忆、帮助理解、发展能力催化剂。

2. 作品导入是一种直接有效的导入方法,能对学生产生视觉冲击,激发学生“试一试”的兴趣,从而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物化

成果

研究课课堂实录、教学课件、教案和反思。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双凤镇新湖小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