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乡村儿童优势成长的特长教育平台建设研究》——2025年5月课题研讨活动报道

作者: 时间:2025-05-30 点击数:

《支撑乡村儿童优势成长的特长教育平台建设研究》

——5月课题研讨活动报道

 

2025528中午,《支撑乡村儿童优势成长的特长教育平台建设研究》组成员在主持人魏丽风陈丹晔老师的带领下共同学习了沈建南老师的论文《架设多元平台 促进学生个性和特长发展》

本篇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叙述:

1.多元平台架设:了解如何通过架设多元平台来促进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以及这种方法如何打破传统教育的局限。

2.实践性学习:认识到实践性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帮助学生通过亲历和体验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校本课程开发:学习如何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并促进其多元发展。

4.小班化教学:掌握小班化教学的概念及其对提高学生个体教育质量的重要性。

5.个别化教育:认识到个别化教育的价值,以及如何通过教育调查、教学沙龙等方式来实施。

6.分层教学:了解分层教学的实施方式,以及如何通过不同层次的课程目标和教学计划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7.教师专业成长:认识到教师培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专题研讨会等活动来提高教师的新课程实施水平。

8.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的定义和目的,以及如何通过这样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次学习和培训,我们认识到:

1.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论文中强调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方式的转变,教师需要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向更加开放、多元的教育实践,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挖掘。这让我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应该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 

2.多元化教育的重要性:论文提到的“多元发展平台”“分层教学”等教育实践模式,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教育应该尊重学生差异性,打破传统课堂的局限性,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特长培养。 

3.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性:通过定期开展教学研讨和行动研究来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这让我们认识到,教师不仅需要转变教育观念,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4.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 论文中多次提到“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每一个孩子”“自主选择层次班级”等理念,让我们深刻感受到现代教育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学习选择和兴趣爱好,为他们提供适合的发展平台。

5.校本课程与特色发展的结合 通过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学校能够更好地利用资源,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让我认识到,学校在课程建设中应该立足实际,结合自身特色,形成独特的教育模式。 

6.教育实践需要反思与改进 论文中提到在分层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通过调查、研究等方式不断调整和完善教育实践。这让我们明白,教育实践不能一成不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改进,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成长需求。

总的来说,这篇论文让我们认识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多元需求,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提升专业能力,学校则需要通过多样化的课程和实践平台,为学生创造更多发展的机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这些理论为我们课题中“建设儿童优势成长平台”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建设平台,开发优势成长中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确定每个学生最适合的发展道路,让“各得其所”成为现实。这也就是我校所提倡的“让每个学生都来有所学,学有所得,得有所长”。人是手段,更是目的。教育的价值除了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更在于发展和解放人本身。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双凤镇新湖小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