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乡村儿童优势成长的特长教育平台建设研究》
——3月课题研讨活动报道
2025年3月31日下午,《支撑乡村儿童优势成长的特长教育平台建设研究》组成员在景梅林老师的带领下一起研讨,聚焦设计学生优势成长评价表,以自信、雄健、灵动三个品格为核心,采用自我评价方式。在自信品格方面,可从表达自信、社交自信等方面设计评价点,如“能在课堂上主动且清晰地表达自己对特长学习内容的见解”“参加学校或社区的特长展示活动时,不怯场,自信展示成果”。这些自评内容能让乡村儿童审视自身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自信展现,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自信心。
在雄健品格方面,可结合乡村儿童的生活实际分享观点,认为可以围绕身体雄健、意志雄健等方面来设计。比如“坚持参与特长训练相关的体育锻炼,如跳绳、舞蹈等特长对应的体能训练,每周至少5次”“在特长学习小组中,主动承担困难任务,带领组员共同进步”,通过这些评价,鼓励乡村儿童在自评中感受自身的坚韧与力量。
在灵动品格方面,可从思维灵动、应变灵动等角度出发,像“当特长学习内容或要求发生变化时,能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计划”“能将特长学习中的方法和能力迁移到其他学科或生活场景中”,以此激发乡村儿童的创新思维与应变能力。
经过充分研讨,大家明确了评价表要简洁明了、贴合乡村儿童生活,确保自我评价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后续,课题组成员将依据研讨成果完成评价表初步设计,并在学校应用,持续优化完善,让评价表成为乡村儿童优势成长的重要助力。
学生优势成长评价表
维度 |
要素 |
综合表现 |
学生自评 |
自信 |
表达自信 |
能在课堂上主动且清晰地表达自己对特长学习内容的见解。 |
 
|
参加学校或社区的特长展示活动时,不怯场,自信展示成果。 |
 
|
面对他人对自己特长表现的评价,能平和接受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
 
|
社交自信 |
在特长学习小组中,积极发起讨论和合作,主动结识新伙伴。 |
 
|
遇到特长学习方面的交流活动,勇于与同学或校外社区人员交流互动。 |
 
|
敢于向老师或专业人士请教特长学习中的难题。 |
 
|
挑战自信 |
主动报名参加特长比赛或活动。 |
 
|
面对特长学习中的困难,能主动尝试新方法去克服,不轻易放弃。 |
 
|
当在特长展示中出现失误,能迅速调整心态,积极准备下一次展示。 |
 
|
雄健 |
身体雄健 |
坚持参与特长训练相关的体育锻炼,如跳绳、舞蹈等特长对应的体能训练,每周至少5次。 |
 
|
参加特长相关的户外实践活动时(如跑步、篮球等),能适应一定强度的体力消耗。 |
 
|
积极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与特长相关的体育竞赛或体能挑战活动。 |
 
|
意志雄健 |
制定特长学习计划,并能坚持执行,不轻易中断。 |
 
|
面对特长学习中的枯燥环节(如乐器指法练习等),能保持耐心和专注。 |
 
|
特长学习遇到瓶颈期,仍能保持积极态度,努力寻求突破。 |
 
|
担当雄健 |
在特长学习小组中,主动承担困难任务,带领组员共同进步。 |
 
|
当社区或学校有特长相关的公益服务需求时,积极参与并认真完成任务。 |
 
|
向低年级或新入门同学分享自己的特长学习经验和心得。 |
 
|
灵动 |
思维灵动 |
在特长学习中,能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独特的创意和想法。 |
 
|
面对特长学习中的新知识点或技巧,能快速理解并灵活运用。 |
 
|
积极参与特长相关的创意设计或创新比赛,展现思维的创新性。 |
 
|
应变灵动 |
特长展示或比赛中遇到突发状况(如设备故障等),能迅速做出合理应对。 |
 
|
当特长学习内容或要求发生变化时,能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计划。 |
 
|
在与他人合作特长项目时,能灵活适应伙伴的风格和节奏。 |
 
|
迁移灵动 |
能将特长学习中的方法和能力迁移到其他学科或生活场景中。 |
 
|
利用特长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用绘画美化班级等)。 |
 
|
尝试将不同特长领域的元素融合,创造出新的作品或表现形式。 |
 
|
合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