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1日下午,《支撑乡村儿童优势成长的特长教育平台建设研究》组成员在魏丽风老师的带领下共同进行了“赏识教育”理论学习,学习了刘金辉撰写的文献《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浅析赏识教育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赏识教育的意义
尊重生命、遵循规律:赏识教育不仅赞美孩子的优秀,更关注和欣赏孩子的行为结果,加强孩子的行为。
激励与和谐:通过欣赏学生的优势和进步,给予信任、尊重和理解,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实现自我和谐、学生和谐、师生和谐、团队和谐。
提高责任感与爱心:赏识教育是和谐校园的细胞工程,也是提高师生责任感和爱心的良药。
二、赏识教育的内涵
赏而至善:通过心理暗示,充分肯定学生,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信,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和动力。
提升自信心: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敢于表达想法,不怕失败,从而建构自信心。
开发潜能: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要求,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他们点燃内心的渴望。
创建良好师生关系:赏识教育通过情感潜能的激发,拉近师生距离,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审美教育的辩证法
有原则、有克制:赏识不能滥用,否则会导致教育的灾难。赏识是激励手段,但不能解决所有教育问题。
避免“赏识依赖”:过度赏识可能导致孩子满足于幻想而非面对现实,甚至形成“赏识依赖”。
四、赏识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创造机会,体验成功:通过各种竞赛活动,让学生展示才能,获取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激发潜能。
倾听学生,认同感受: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他们的感受。接纳学生的情绪,引导他们表达。
宽容学生,允许失误: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表现宽容,给予试错的机会。通过宽容建立信任,让学生敞开心扉。
赏识教育的核心是爱,通过发现和欣赏学生的优点,以正确的方式指出和纠正缺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小学教育教学中,赏识教育是引导学生走向成功的阶梯。